合作伙伴
cooperative partner
创新没有止境,也没有早晚,后来居上的商业传奇从来没有停止过上演。在超低温冷链市场,海信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同行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路,甚至跑到了同行者的前头。5月14日,在海信冰箱召开的“智享变频,能创未来”主题发布会上,节能环保第三代-86℃碳氢变频超低温冰箱产品以及疫苗柜新品等悉数亮相,第三代升级新品最低深冷达-86℃,且较上一代产品节能50%,又一款进军医疗的科技尖刀磨砺而出。
这是海信冰箱面向医用冰箱领域对超低温冰箱进行的第三次升级,每一次都在刷新超低温制冷的技术极限,品质和性能更是少有对手,更是让外界,非常直观地看到海信冰箱30多年的专业制冷技术实力、创新爆发力和产业转型变革力。
业内专家称,长久以来,中国医疗领域的超低温冷冻设备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,产品价格昂贵,让医疗机构、药企、科研部门、用户都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现在,国产品牌龙头海信冰箱不断突破超低温冰箱的技术壁垒,通过自主创新,不仅仅填补需求空白,更是成为中国低温制冷行业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。
2年3个台阶,在全球低温冷链市场竖起“中国”flag
背靠海信集团自身雄厚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,海信冰箱的商用冷链产业以“挑战者”的姿态携着世界前沿技术,强势进入全球低温制冷行业,并且取得了2年3个台阶的颠覆性成果。据了解,其去年推出的-86℃超低温生物医疗冷链产品顺利通过了CQC(中国质量认证中心)的产品认证,是国内第二家企业获得此项殊荣。
在高手林立的超低温冷柜领域,海信在生物医疗冷链经过潜心钻研,以超过行业几十倍的创新速度推出的第三代超低温冰箱节能产品,具有行业划时代的战略意义,同时最能体现海信冰箱35多年的专业制冷技术专业水准、产品品质以及创新能力。海信在制冷领域拥有海信、容声、科龙等品牌,曾先后获得佛山市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优秀奖。
可以说,海信通过超低温冰箱切入,通过医用冷链、生物医学,进入医疗及生命科学更广阔的领域,冲破打破外资品牌对尖端中国低温冷链市场的长期垄断,成为中国低温制冷行业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,也为海信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发展赋予更大无限可能。
多元化细分创新,打开医用冰箱差异竞争新蓝海
不同于传统家电市场的低速增长,中国医疗健康经济正快速上升,发展势头迅猛。特别是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驱动下,健康产业已上升到国家重点培育的、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新兴产业,并引起阿里、腾讯等科技巨头争相涉足布局。然而,不同于他们布局互联网+医疗的“避实就虚”的路径,海信冰箱向医疗领域则是“软硬结合”,通过自主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+物联平台深耕细分市场。也因此能够相对容易地在门槛较高的生物医疗领域,占据差异化竞争的市场和地位。
实际上,擅长技术竞争的海信,通过技术挖掘和延伸,实现产品不仅满足医院的高层次需求,而且进一步超越和激活了药房、制药厂、疾病防控等行业的多元需求。尤其是对于医院来说,在整个医疗科研、临床体系中,安全、规范、快捷存储和管理日益增多的疫苗、药品、激素、临床组织样本、血液样本等医学资源,极其重要。对此,海信不仅仅有-86℃超低温冰箱,还推出8-20℃药品阴凉箱、2-8℃医用冷藏箱、4℃血液保存箱、-25℃低温保存箱、-40℃低温保存箱等差异化产品,已广泛应用国内医院的药房、检验科、血液科、手术室等科室,成为保障医学科研、临床和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。
如今,海信在医疗领域并非孤军深入,而是深入谋划布局,通过左手紧握核心技术,右手紧握多元化产品,打得漂亮的组合拳。据悉,目前海信在医疗板块以智慧医疗为主线,触角已覆盖医用显示、图像处理、智慧医院系统解决方案、彩超等医疗设备领域,具体包括医用显示器、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(CAS)、系统解决方案、移动护理系统等产品阵容,已进入国内上百家三甲医院,成为国内高端医疗产业颇具竞争力的后来领导者。
© 2016-2023 四川小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921号 | 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号:川蓉食药监械经营备20190587号 | 工信部备案号:蜀ICP备19008586号-1
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